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全面提升職業院校教師素養、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及時掌握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典型生產案例,陜西省國際交流與留學服務中心聯合中德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共同開展“德國職業教育4.0”教師發展能力提升計劃?,F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德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
承辦單位:陜西省國際交流與留學服務中心
平臺支持:職教聯盟云學院
中德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于2019年在德國成立,是由德國政府正式批準成立并注冊的非盈利性組織。聯盟是由德國手工業協會、德國工商協會、德國應用技術大學、德國職業院校以及相關職業教育機構,聯合中國職業院校、科研院所和專業協(學)會以及在華中德企業等自愿參加的多元化、跨區域產教聯合體。
二、培訓目的
學習借鑒德國先進職業教育經驗,了解德國現代職業教育理念,助力提升職業院校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和專業技能水平,開拓教師國際視野,創新師資隊伍能力培養模式,加快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步伐,幫助教師快速成長為具有現代職業教育思想、能夠在教學實踐中發揮示范作用的專業骨干教師。
三、培訓內容
內容:學習“德國職業教育4.0”發展思路和系統化科學化課程教學理念;借鑒德國重點專業職業能力標準和教學考核標準建設思路;深入了解德國學校、企業職業技能和專業知識;企業實訓教材和學校知識教材技能考試和資格考試;學習德國行業協會考試證書與企業學習證書、學校畢業證書融通規則與立交橋構架;借鑒德國職業教育的師資培訓體系,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教學和考評能力以及職業素養。
專業:基于德國職業教育體系和教學方法論,邀請中德兩國職業教育專家,圍繞機電一體化、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電氣和控制技術、金屬加工、職業健康和安全、倉儲物流、市場營銷、社交媒體、電子商務等重點專業領域,采用理論講授、案列分析等線上研討模式開展。
四、培訓對象
職業院校行政管理干部、教學教務管理人員、專業任課教師以及負責國際交流事務人員等。
以院校為單位,自行組織教師參加,參培人數每專業不超過50人。
五、培訓形式及時間
(一)由中德兩國職業教育專家共同開發11個專業模塊,共計200課時,約在20周內完成。其中德國專家授課135課時、中國專家授課65課時(具體內容見附件1)。
(二)采用線上授課形式,參培教師使用手機或電腦,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完成。
學習平臺:小鵝通APP,使用時用手機號或微信綁定賬號。
(三)計劃于2023年5月29日啟動,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六、培訓證書及后續服務
(一)參培教師按要求完成全部培訓內容后,將獲得由中德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和德國機構頒發的研修結業證書。
(二)參培教師可同時免費參與職教聯盟云學院400學時以上的專家在線研修課程。
(三)參培院??擅赓M在職教聯盟云學院建立“線上師資培訓基地”,院??赏ㄟ^線上直播培訓的方式進行不低于1000人次的社會培訓工作。
(四)參培院??擅赓M在中德職業技術教育網站(www.sgaee.com)上建立院校的德文官方網站,助力參培院校搭建對德國際合作交流平臺。
七、培訓費用
培訓費用:人民幣49800元/院校,費用包含中德專家授課費、翻譯費、學習資料翻譯及版權使用費、教學組織及培訓課時證明等相關費用。
培訓證書:如需開具德國培訓機構的培訓證書,將收取300元/人的證書成本費用。
請將培訓費用繳納至如下指定賬戶:
匯款單位:陜西省留學服務中心
開 戶 行:交行西安分行蓮湖路支行
賬 號:611301097018000364248
(請備注:德國職教+單位)
八、具體要求
于2023年5月19日(星期五)前將填寫好并加蓋公章的《“德國職教4.0”教師發展能力提升計劃申報表》(見附件)紙質版及PDF電子版報送陜西省國際交流與留學服務中心。
聯系人:王蓉
電 話:029—87317688,13891849587(同微信)
郵 箱:sxscse@aliyun.com
附件1
“德國職教4.0”教師能力發展提升計劃課程安排
課程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 | 課時 | 培訓專家 |
模塊1 | 德國職業教育和培訓 | t雙元制職業培訓和質量保證 t德國教育體系中的資格認證途徑 t聯合培訓 t面向中學、實科中學、高級學校學生的職業指導 | 15課時 | 德國專家 |
模塊2 | 德國職業培訓 教學法 | t培訓師培訓 t培訓師/教師/講師 t實踐中的教學法/方法論 t理論教學法/方法論 | 15課時 | 德國專家 |
模塊3 | 電氣工程/機電一體化/自動化技術 PLC | t電子科目的教學以及方法論 t確定各自的目標和教學內容 t介紹自動化技術職業、該職業及其特點 t框架課程規劃的開發,特別兼顧工業領域的行業要求 | 15課時 | 德國專家 |
模塊4 | 電氣和控制技術的現行標準 | 3個教學模塊的概述和見解 t安裝和繼電器技術 t氣動/電氣動學 t數字技術和服務性能 | 15課時 | 德國專家 |
模塊5 | 金屬技術系/CNC | t測量設備、測量設備和數字測量技術 t傳統的車削和銑削 tCNC技術和編程基礎 | 15課時 | 德國專家 |
課程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 | 課時 | 培訓專家 |
模塊6 | 職業健康和 安全 | 預防意外 t工作中的技術安全 t機器安全 t防火 保健 t職業保健 t衛生保健 t人體工程學、工作場所設計社會職業安全與健康 t特殊人群,例如: 未成年人保護、產婦保護 t輪班制工作 | 6課時 | 德國專家 |
模塊7 | 倉儲物流 | t職位描述 t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學位 t開發/數字化 t典型行業? 應用領域 | 9課時 | 德國專家 |
模塊8 | 市場營銷 | t營銷、哲學、技術、概念 t營銷目標 t營銷戰略 t戰略營銷規劃和分析的選定技術 | 15課時 | 德國專家 |
課程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 | 課時 | 培訓專家 |
模塊9 | 社交媒體 | t術語“社交媒體/用戶生成內容”簡介 t媒體使用的變化(日報、專業媒體、電視、廣播、互聯網) t目前可用工具的簡介:維基百科、播客 t公司社交媒體戰略實施概述(研究,數據,數字,事實) t制定社交媒體戰略:從市場分析到目標群體定義,實施和監控 | 15課時 | 德國專家 |
模塊10 | 電子商務經理 | t電子商務營銷,銷售,CRM中的可能性示例 t商業模式 t電子商務的參與者或“推動者” t在線銷售渠道 t法律框架 | 15課時 | 德國專家 |
模塊11 | 中國職業教育發展 | t職業院校新形態活頁式教材開發編寫 t職業院?;旌纤兄聘母锇l展 t產教融合背景下職業院校產業學院發展 t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 t三教改革 t提質培優 t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t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 | 65課時 | 中國專家 |
附件2
授課專家簡介
德方專家 |
David·Richter 大衛·里希特 | 金屬技術-機械加工技術考試委員會成員 |
D?gnitz·Sylke 德格尼茨·西爾克 | 機械工程專業碩士、工程教育家 |
Fischer·Mathias 費舍爾·馬提亞斯 | IT專家、電子商務專家 |
Gruber·Stefan格魯伯·史蒂凡 | 工業電工、技術商業經濟師 |
Gust·Michael古斯特·米歇爾 | 物流、工業電子工程師 |
Rost·Jürgen羅斯特·尤爾根 | 職業健康與安全專業 |
Stasch·Thomas史塔石·托馬斯 | 電工商科碩士 |
中方專家(擬邀) |
趙志群 |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留德博士,博士生導師 |
霍麗娟 | 博士,教授,教育部職業院校教育類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 |
宗 誠 |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博士后 |
張善勇 | 中國成人教育協會企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執行秘書長 |
堯 川 | 中關村科學城城市大腦股份有限公司創新與合作發展委員會理事長 |
孫 誠 | 博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原所長 |
閆智勇 | 教育學博士,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 |
吳全全 |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職業教育研究所所長 |
陳 衍 | 浙江工業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魏 民 | 新型活頁式教材研究專家新型活頁式教材研究專家 |
郭素森 | 現任濰坊工商職業學院副校長 |
李增軍 | 衡水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 |
趙居禮 | 教授,曾任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
許 遠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研究員 |
附件3
“德國職教4.0”教師發展能力提升計劃申請表
院校名稱 | |
院校地址 | |
項目對接人 | | 職 務 | |
移動電話 | | 電子郵箱 | |
座 機 | | 微 信 | |
詳細開票信息 |
|
申請院校:(簽字及公章) 日期: |
請將此表格填寫完整并蓋章,并把掃描件發送至指定郵箱